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注册账号
登录
|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网赚问答
科教问答
平面设计
网站制作
软件开发
网络运维
网教网
»
论坛
›
网教网
›
平面设计
›
世界平面设计史(彩图)——第八章 “装饰艺术”运动和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2
|
回复:
0
世界平面设计史(彩图)——第八章 “装饰艺术”运动和“图画 ...
[复制链接]
谢忠月
谢忠月
当前离线
积分
6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3-26 18: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篇文章内容摘抄自王受之教授《世界平面设计史 第二版》的第八章 “装饰艺术”运动和“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第四节“装饰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字体和“图画现代主义”(上)。
<hr/>
第八章 “装饰艺术”运动和“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二)
四、“装饰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字体和“图画现代主义”
(一)“装饰艺术”的字体设计
“装饰艺术”风格的字体设计,既不像现代主义风格的无衬线体那么简洁明了,也不像“新艺术”风格的字体那么婀娜多姿,而是和整个“装饰艺术”运动的基本风格相当协调:粗壮的黑体,平行的装饰线,是一种带有装饰性的现代字体。
A·M·卡桑德拉(Adolphe Jean-Marie Mouron,1901-1968)
在这个方面,法国平面设计师A·M·卡桑德拉设计的“彼夫体”(Bifur typeface),大胆采用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和前卫艺术风格的特点,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经典字体。他设计的比较重要的字体还有:1936年设计的“阿西尔-黑体”(Acier Noir),1937年设计的“佩尼奥体”(Peignot),以及1937年设计的“图兰体”(Touraine)。
卡桑德拉1929年设计的“彼夫体”(Bifur typeface)
卡桑德拉1937年设计的“佩尼奥体”(Peignot)
除了海报设计、字体设计,卡桑德拉还做过一些企业标志设计,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为法国时装设计集团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简称YSL)设计的标志了。
卡桑德拉设计的圣罗兰(简称YSL)公司的标志
莫里斯·富勒·本顿1928年设计的“百老汇”字体家族
美国字体公司1929年发行的“百老汇”字体系列目录封面
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在美国广泛流行的“百老汇体”(Broadway Fout)则是由美国字体设计师莫里斯·富勒·本顿(Morris Fuller Benton,1872-1948)为当时最著名的美国字体公司ATF(American Type Founders的简称)设计的,最初的设计全部为大写字母。
两年之后,另一位美国字体设计师索尔·赫斯(Sol Hess,1886-1953)将其扩展出小写字母,并开发出带装饰线的百老汇字体来。
“装饰艺术”风格的字体其实很大程度上类似中国设计师所说的“美术字”,具有强烈的设计师个人创造的痕迹,也具有强烈的绘画、装饰韵味。“标准化”在这一时期尚不是一种创作的诉求。
尼克·库提斯(Nick Curtis,1948- )
即便到了当代,依然有人继续设计“装饰艺术”风格字体,比较突出的以为就是美国字体设计师尼克·库提斯。
库提斯设计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库帕·卓体”
库提斯设计的装饰艺术风格的“老门巷NF体”
库提斯先后设计了大约650种具有“装饰移速”风格的字体,比较重要的有如“库帕·卓体”(Cuppa Joe)、“津津纳提体”(Zizinnati)、“查科先生体”(Mister Chuckles)、“安琪·潘兹比体”(Antsy Pantsby)、“奇城NF体”(ChiTown NF)、“卡米欧NF体”(Cameo Appearance NF)、“库帕斯提克NF体”(Copasetic NF)、“考文垂花园NF体”(Coventry Garden NF)、“部长海报体”(Minstrel Poster +1)、“老门巷NF体”(Old Gate Lane NF)、“萨拉帕里拉”(Sarsaparilla NF)等等。
(二)图画现代主义
伯恩哈特为“普莱斯特”火柴设计的广告,画面单纯,传递目标明确
伯恩哈特1910年为“马诺里”香烟设计的广告
收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特别是立体主义运动的影响,在“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以海报为中心的“新版面设计”运动。由于这些运动都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同时又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影响,因此被称为“图画现代主义”运动(The Pictorial Modernism)。该运动基本局限在平面设计范畴之内,非常注重图像和文字的整合效果,综合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和设计流派的特点,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新颖的平面设计风格来。这场运动源自德国,从1905年德国设计师鲁西安·伯恩哈特(Lucian Bernhard,1883-1972)的“普莱斯特”火柴广告开始,一直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对于整个西方平面设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意大利设计师普利尼奥·科多纳托(Plinio Codognato,1879-1940)1927年为“帕尼扎”帽子公司(Pcnizza)设计的广告,意在说明该公司的礼帽适合所有男士
荷兰设计师威廉·F·布鲁克(Willem F.Broek)1938年为荷兰美洲航线绘制的海报
英国海报设计师哈拉斯·泰勒(Harace Taylor,1881-1934)1920-1925年间为英国皇家邮轮创作的宣传海报
英国设计师汤姆·普尔维斯(Tom Purvis,1888-1959)1928年为伦敦-东北铁路公司(LNER)绘制的广告——“乘LNER到东海去”
英国设计师汤姆·普尔维斯1928年为伦敦-东北铁路公司(LNER)绘制的广告——“乘LNER到东海去”
西班牙设计师胡安·巴尔西拉(Juan Balcera)1929年为西班牙南部名城塞维利亚设计的旅游海报
瑞典设计师莫吉·阿斯隆德(Moje Aslund,1904-1968)为派拉蒙电影《波莱罗》(Bolelo,1934)设计的宣传海报
德国设计师海因茨·舒尔茨·纽达姆(Heinz Schulz-Neudamm,1899-1969)为德国乌法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大都会》(Metropolis,1926)设计的宣传海报
美国电影《晚装》(Evening Clothes,1927)的宣传海报
设计师们从现代艺术中汲取养分,脱离了以往的自然主义倾向,转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和新的视觉语言:画面简洁、形象鲜明,以平涂的原色为主要色彩,强调诉求力。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平面设计师创作的大批商业性海报和广告,尤其引人注目。这些海报画面绚丽,形象鲜明,诉求明确,力图为人们描绘出一幅“现代化”和“未来”的美好景象,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从现代艺术中汲取养分,采用了许多抽象、变形、立体主义的创作手法。“装饰艺术”色彩明快、线条清晰、具有装饰意味,同时非常注意平面上的装饰构图,大量采用曲折线、成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成,从而产生高度装饰画的效果。
旅游海报就成了“装饰艺术”运动中平面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有关于火车、游艇航线的介绍,也有对各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的描绘。
另一个重要的海报题材是电影。
在法国,广告、海报都具有独特的形式主义特点,色彩明快、构图别致,而且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照片或者效果图。
法国在“装饰艺术”的平面设计方面实力雄厚,独领风骚,形成了两个重要的中心,即波尔多和巴黎。
除了A·M·卡桑德拉以外,还有一些在平面设计方面很有成就的法国设计师,包括查尔斯·盖斯玛(Charles Gesmar,1900-1928)、罗伯特·法尔库西(Robert Falcucci,1900-1989)、罗杰·布洛德斯(Roger Broders,1883-1953)、让·卡卢(Jean Carlu,1900-1989)、保罗·科林(Paul Colin,1892-1989)等。
A·M·卡桑德拉(Adolphe Jean-Marie Mouron,1901-1968)
卡桑德拉出生于乌克兰的克拉科夫市
他14岁随父母移居巴黎,先后入读巴黎的国立美术学院。为了筹足费用,他在巴黎的赫查德与康帕涅印刷公司(Hechard et Compagnie Printing Firm)兼职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生涯。
A·M·卡桑德拉1925年为法国报纸《强势报》设计的宣传海报
A·M·卡桑德拉1927年为“北线快车”设计的海报
A·M·卡桑德拉1931年为法国轮船“大西洋号”设计的海报
1923-1926年期间,卡桑德拉设计出大量高水平的海报,他的设计受立体主义画派和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很深,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特色。他设计的图形非常简洁,具有高度象征性,出于对文字的浓厚兴趣,他总是尽量把文字和图形融为一体。他的海报设计是象征性立体主义平面风格的杰出典范。
A·M·卡桑德拉1938年为《哈珀杂志》设计的封面
A·M·卡桑德拉1935年为巴黎“威利酒吧”设计的海报
他的许多海报都被客户使用了20年以上,课件其作品的魅力和受欢迎的程度。
20世纪30年代以后,卡桑德拉迁移到美国工作,继续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客户包括:《哈珀杂志》、美国集装箱公司等。1939年他回到巴黎,此后30年,他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戏剧舞台设计上。
查尔斯·盖斯玛(Charles Gesmar,1900-1928)
20世纪初巴黎最著名的舞台服装和演出海报设计师
查尔斯·盖斯玛为密斯丹路苔1924-1925年演出季节绘制的海报
查尔斯·盖斯玛为歌舞剧“巴黎赌场”绘制的演出海报
查尔斯·盖斯玛1926年为“威斯腾剧场”绘制的演出海报
这位才思敏捷的设计师,似乎有永远用不完的新点子,在他的手中,色彩也变得炽热多情。
盖斯玛的名声走出了巴黎,走出了法国,柏林、维也纳等地的剧院都邀请他设计舞台服装、布景和海报。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设计了超过1200套舞台服装,200件插图和平面设计作品,以及60多幅海报。
让·卡卢(Jean Carlu,1900-1989)
卡卢原本是学建筑的,18岁时因车祸失去右手,于是开始练习左手绘画,并很快掌握了熟练的美术技能,转向了平面设计领域。
让·卡卢1928年为法国女演员佩帕·伯娜菲绘制的海报
让·卡卢为《巴黎晚报》设计的海报
让·卡卢1931年为《名利场》杂志四月设计的封面
让·卡卢1941年为美国政府设计的海报“美国的回答——生产”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装饰艺术”运动特点,现代艺术运动和各种流行的视觉艺术运动风格也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综合运用。
他把文字和图形交织在一起,融合成一个整体,交相辉映,极具特色。其中包括为美国政府设计的反法西斯海报“美国对战争的回答:生产!”这张海报极大地鼓舞美国人民以多生产来支持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荣获1941年美国最佳海报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杰出的经典海报设计之一。
保罗·科林(Paul Colin,1892-1989)
科林正式开始从事平面设计是在1925年。他主要给剧院设计演出海报,其风格收到当时流行的立体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用简单的形式,概括地将戏剧的名称、剧中人物和主要演员的姓名放置在长方形海报的顶端或底部,很容易引起路人注意。他的人物是重叠的,尽量把几个不同的人物或者描绘的题材利用透明重叠方法综合为一体,提高结构上的整体性。布局上则采用倾斜方法,造成不太平衡和不太对称的安排,增加动感。科林工作非常勤奋,设计作品的数量相当大,他一生大约设计了超过1400张大型海报,同时还设计了大约800个舞台布景,是一位高产的平面设计师。
保罗·科林1927年为香榭丽舍剧院绘制的黑人舞蹈演出海报
保罗·科林1930年为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上演的《温柔的敌人》绘制的宣传海报
保罗·科林1935年为法国“标致”汽车绘制的海报
他是“图画现代主义”运动平面设计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
罗杰·布洛德斯(Roger Broders,1883-1953)
布洛德斯是一位法国插图家、海报设计师。
罗杰·布洛德斯在1920年代绘制的法国维希的旅游海报
罗杰·布洛德斯1930年绘制的法国敦刻尔克旅游海报
罗杰·布洛德斯1929年绘制的法国南部圣艾蒂安汽车旅游宣传海报
他最出名的作品是为法国旅游景点,尤其是法国南部黄金海岸地区的旅游景点设计的海报。线条粗壮简练、山川海洋等背景有清晰的透视关系,色彩平涂,是布洛德斯的设计特点。他的作品画面上的人物总是身形高挑、服饰优雅、充满活力。海报上的字体粗壮有力,一目了然,并常常配有生动的口号。他的海报作品至今还可以见到。
<hr/>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期我将分享第八章“装饰艺术”运动和“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第四节“装饰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字体和“图画现代主义”(下),大家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网站制作
网络运维
软件开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