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教网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1

关于《平面国》的解析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2-12-21 18: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平面国》
英文名:《FLATLAND》;曾用名:《神奇的二维国》
副标题:《多维空间传奇往事》、《一个多维的传奇故事》
作者:[英国] 埃德温·A·艾勃特
译者:杨滢玮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页数: 288
预计阅读时间:4天
本文字数:4575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经典语句:向上,而非向北。
世界上最早探讨维度概念的科幻小说之一,培育创新思维的第一奇书!深刻影响霍金、阿西莫夫、诺兰等众多科学、科幻界大师。
——法国数学家报
难得一见的数学童话、剑走偏锋的精神启蒙、辛辣讽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寓言,文学与科学、古典与科幻的绝妙结合。
——维多利亚时代研究
一个人所能找到对于维度概念的感受方法中最好的,堪称“空间”启蒙书。
——艾萨克•阿西莫夫
每当我想换换脑子的时候,就假想自己到了平面国,到了一个二维的神奇世界。
——生活大爆炸谢尔顿
爱因斯坦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空间的了解,但他的书连科学家都很难读懂,幸亏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平面国》来想象。
——亚马逊
畅销百余年、风行数十国、全球范围内的超级文化符号。以上帝视角审视自身,以科学的态度,理解“科学的谦卑”。
——豆瓣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平面国中绅士正方形的口吻,用回忆录的形式叙述出他在二维空间里的生活内容,以及他梦游直线国和点国的经历。之后三维世界的圆球拜访正方形并设法将其带入了空间国,让这位绅士理解了第三维度“高度”的存在。
正方形绅士开始怀疑在三维空间之上还存在第四维、第五维、第六维……,这些思考引起了圆球的反思,并最终鼓励正方形将更高维度的福音传播于二维国。于是正方形写出了《平面国》这本书,希望关于维度的智慧永驻人间。
作者简介:
埃德温•A.艾勃特Edwin Abbott Abbott(1838-1926)英国著名神学家、小说家、数学家、教育学家,莎士比亚文学研究者以及古典文学(拉丁文和希腊文)学者。
埃德温一生著作有五十多本,包含了宗教、英语文法、语言、古典文学、人物传记等多个方面,以科幻小说《平面国》 闻名于世。
作者的原名Edwin Abbott Abbott 出现同姓重复,中间名来自于他的母亲,后边的姓氏来自他的父亲,作者的父亲和母亲是相同姓氏的亲戚。
一、本书的世界观----以本书主角正方形的口吻自述
首先,很高兴认识各位,我生活在一个奇妙的国家,名为平面国,在这个国家里只有长和宽两个维度,一切都是平面的,连人也是平面的线段和图形。
首先介绍一些我们的人民,我们国家所有女人都是一条线段,男人分为三六九等,其中最贫穷卑微的是等腰三角形(那些奇形怪状连等腰三角形都算不上的家伙并不归类于人民的范围,我们认为那仅仅是活着的工具),中产阶级是等边三角形,专业人士和绅士是正方形,贵族是多边形,阶层最高的教士是圆形。
我们平面国这里不仅人民分类齐全,连房屋建造、行走规则、各层级之间的辨认方式以及阶级斗争都自成一体,总之,我们是拥有一套完备而自洽的文化、历史、政治和宗教体系的。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而除了我所在的平面国,我还有幸在梦中游览了另外两个国度,一维国(就是一条直线)以及零维国(就是一个点),那可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在一维国中,国王居住在线段中间,并认为他的王国就是整个世界,那里的人民中男人是短小的直线段,女人则是一个个的点,所有人都只能见到左右两边的邻居,而不能跨越对方前行。大家通过声音进行交流和一切互动,甚至结婚生子也是靠声音来完成。
一维国的居民会在一周中的某一天集体唱歌跳舞,美妙的婚姻大合唱中单身汉会找到两位声音和谐共振的妻子,虽然他们从未互相接触过,但其中一位妻子会生育一个孩子,而另一位则会必然的生育一对龙凤胎,一维国靠着这自然的法则维持着一夫二妻的制度和男女的均衡。
零维国(就是一个点)则更加的神奇,那里是维度的深渊,只有唯一的意识存在,而那个意识自身就是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全部,它不知道什么是长度、宽度或者高度,甚至不知道“二”这个数,他认为自身就是伟大的的全部,但可惜它不明白,自满就是卑劣与无知的温床、盲目与空虚的摇篮。
我在一维国和零维国的旅行经历,起源于我接触到的一位三维世界的来客——圆球,是他通过这两个神奇的地方启发我,并带领我认识了更加奇怪、奇妙、奇幻的立体物体和三维空间(空间国)。也就是目前正在看我冒昧的、喋喋不休诉说的各位读者朋友所在的世界。
其实在我的眼中,无论是零维国还是一维国、平面国、空间国,都是无比神奇和瑰丽的,我很期望能给各位更详细的介绍一番,可惜我能力有限、篇幅不足,更多精彩的内容只能劳烦各位自己去书中观看了。
PS.我最喜欢我们国家历史上颜色革命的那一段,真称得上波澜壮阔,发人深省。
二、平面国的影射----以作者的口吻自述
很高兴有人把这本曾经埋没在我诸多作品中的故事翻出来,因为我可以自豪的说,这是我写出的五十多部作品中最喜欢的一本。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故事,其实很简单,我出生于教育世家,这本书最初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我想用这本书给孩子普及几何学的一些概念,但之后随着故事的不断创作,在这本书中我添加了更多的观点。
1、规则、剥削、公平、血脉
所有读过我这部拙作的读者,恐怕在平面国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那复杂而又精妙的阶级制度,各种图形被书中世界的规则所束缚分为三六九等,但这不同等级的居民并不是完全固化的,各个阶层都有固定的上升通道。
在我的设定中,上层社会规定等腰三角形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需要不断地努力奋进,为上层社会做出贡献,然后通过一连串精心安排的通婚,才能利用血缘关系以微小的概率生出等边三角形,完成晋升。
“所有上层人士都知道这种稀有的现象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特权,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底层阶级发动革命。利用这种规则约束住贫民阶级那不可被压抑的希望之光,多边形阶级和圆形阶级几乎总能将暴乱扼杀在萌芽状态。”
读完了这段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这明显有失公平的规定,撕去所有伪装之后,只剩下我所生活的人类社会中经常出现的,赤裸裸的“剥削”二字。是的,没错,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在有钱家庭,有的人生来就背着贫穷的包袱,但是如果我们认同这种不公平,或者说我们崇尚这种不公平,那么人类和野兽何异,人类创造的正直、公正、平等这些词的意义何在。
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期望的是一个公平正直的世界,不要向命运的不公屈服,要努力去除这种不公,而不是设定规则,去强化、去推进这种不公。血脉这种天生带来的东西不是区分人的标尺。我更喜欢古老东方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女性、欺骗
如果你觉得三角形在我创作的世界中是最悲惨的,那么你一定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男孩。因为在我写的这个故事里,女人的地位明显低于任何形状的男人,她们甚至不能称之为图形,仅仅是图形的组成部分,是图形的依附者,她们被我塑造为扭曲摆动的线段。
在我创造的平面国世界中,女人的地位极为卑微,甚至有相关的法律对其行为做出严格的约束,人民居住的房子会给女人留出单独的门,但这并不是为了方便她们,而仅仅是为了让女人不得使用男性出入的门。
女人在公共场合行走也有要求,必须不断的进行“和平呼喊”违者处死。这就像是给女人戴上了一个牲畜才使用的铃铛。你是否觉得这个法律非常过分,以至于认为这只能出现在杜撰中的世界?恰恰相反,在我生活的时代中,社会公认的女性形象就是缺乏理性,需要被种种规矩约束的,只不过我们不使用法律,而是创造了一个新词---淑女。
在我读到的同时代的其他文学作品中,女性都无疑处在弱势的地位,这并非是因为女性柔弱的本质,而是因为只有这样柔弱的女性才能体现、衬托出男性的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我所在的整个社会都在用这两样东西粉饰性别上的歧视,而我所做的,只是利用本书将女性这充满欺骗和不公的悲惨生活,毫不掩饰甚至更加鲜明的描述出来。
3、自我的欺骗
他试图向平面国的人们传播“向上,而非向北”的“三维福音”,而这一举动被当局视为异端并逮捕了他。审判时,法官说:“假如你能证明向上的存在,就释放你”正方形只能无奈地回答道:“我无法证明,但我相信真理的存在,真理最终必将胜利”
我很喜欢女性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因为偏见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牢笼,它就像高高的城墙囚禁我们的思想,阻碍思考和探索。
尼古拉·哥白尼曾因为日心说遭到审讯,在法庭上哥白尼面对宗教上的诸多指控说:“我承认我有罪,但地球绕着太阳转”。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三者是我们的经历、我们的过往、我们生活的环境共同塑造出来的。
我们不能说任何人的三观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我们要明确,没有一个人的三观是完全正确的,人无完人。
当我们看到那些“异见”听到那些“不同的声音”时,请不要轻易地否定它们,请不要无端的拒绝它们。我希望所有不同的意见保持交流,要能倾听并试着去理解、分析、判断。如果人类只是否定、贬低那些不同的想法,那我们和二维国的那位骄傲自大的国王有何区别?
如果我们关闭沟通的渠道,或者只是小范围的,把有同样思想的人聚在一起,让我们生活的圈子只有相似的声音,甚至同一种声音,那我们和那个自言自语的零维国国王有何区别?
花絮
本书译者杨滢玮,一位值得尊敬的科普作品翻译者,其作品还有《从一到无穷大》。
作者生平
本书作者艾勃特出生于英国伦敦的教育世家,中学就读于英国最古老中学之一的伦敦城市学校(City of London School),其后获取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修读古典文学与宗教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是一位妥妥的学霸。毕业后被授予牧师职位。
1865年,艾勃特回到中学母校当上校长,时年只有27岁,幼年的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首相)曾是他的学生。
1868年,一位宗教界人士向伦敦市长投诉,艾勃特布道时“煽动穷人与富人对立”。艾勃特回应:“我们应该容许人们对悲惨的现状表达深刻的不满”。(感觉《平面国》和本书的出现和这件事有关)
1870年,英国法律首次允许女性担任校董会董事,艾勃特帮助两位女权主义者——艾米丽•戴维斯和伊丽莎白•加勒特•安德森参选,她们也在他的帮助下双双当选。
1884年,《平面国》正式出版,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距离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诞生还有32年,人们对于空间维度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
1885年,《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正式出版,里边收录的艾勃特词条下根本没提《平面国》这本书,但时至今日,他的其他著作已经很少被提及,倒是《平面国》成了传世之作。
1887年,艾勃特签署请愿书呼吁剑桥大学打破传统招收女学生。
1889年,艾勃特因为反对学校董事会削弱古典文学的教学而辞职,之后一直致力于文艺和神学的研究。
1897年,剑桥大学就是否应授予女生学位的问题举行投票,艾勃特投了赞成票(这项动议最终获 661 票赞成和1707 票反对,未能通过)。他的女儿玛丽•艾勃特在剑桥接受教育并取得优异成绩,可惜受时代所限未被授予学位。玛丽后来终身未婚,常年和父亲一起从事文学和神学方面的研究。
故事改编
2007年,美国出了两版叫做《Flatland》的影片,都是根据艾勃特的《神奇的二维国》改编的3D动画,分别由Ladd Ehlinger Jr.和 Dano Johnson执导。一个34分钟,一个95分钟,而且很神奇的是,两部动画都取得了不错的评价,豆瓣均在8分以上。
所以没有看书能力的小朋友,或者没时间看书的大朋友可以看一下这两部动画片,具有非常震撼的想象力和思想深度以及非常不错的科普能力。
最后借用书中的开篇语献给各位亲爱的读者,祝愿大家虎年大吉
写给所有空间中的居民
本书的主角是一位谦卑的平面国居民
他一开始只知道两二维的世界
后来才有幸被引入三维的空间
它把这本书献给天空之国的臣民们
希望本书能激励你们不断立下更高的志向
去探索四维、五维、甚至六维的秘密
立体人,你们是比它更高级的物种
愿探索能拓宽你们的想象
并孕育出最少见、最卓越的美德——谦虚
—— 三维福音的传播者正方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5-4-4 2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