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注册账号
登录
|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网赚问答
科教问答
平面设计
网站制作
软件开发
网络运维
网教网
»
论坛
›
网教网
›
平面设计
›
弹性力学-平面应力及平面应变问题-part 1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9
|
回复:
2
弹性力学-平面应力及平面应变问题-part 1
[复制链接]
古即
古即
当前离线
积分
3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积分
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2-9 16: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前言
本内容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结构场的平面应力及平面应变问题推导
第二部分:为压电材料及磁电弹材料的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的参数推导
思维导图如下
基本定理
一、各向应力,及满足的平衡方程(在有限元法中的术语)
\frac{\partial\sigma_{x}}{\partial x}+\frac{\partial\tau_{yx}}{\partial y}+\frac{\partial\tau_{zx}}{\partial z}+Fx=0
\frac{\partial\sigma_{y}}{\partial y}+\frac{\partial\tau_{xy}}{\partial x}+\frac{\partial\tau_{zy}}{\partial z}+Fy=0
\frac{\partial\sigma_{z}}{\partial z}+\frac{\partial\tau_{xz}}{\partial x}+\frac{\partial\tau_{yz}}{\partial y}+Fz=0
二、各向应变,几何方程(在有限元法中的术语)
\varepsilon_{x}=\frac{\partial u}{\partial x} , \varepsilon_{y}=\frac{\partial v}{\partial y} , \varepsilon_{z}=\frac{\partial w}{\partial z} ,
\gamma_{xy}=\frac{1}{2}(\frac{\partial u}{\partial y}+\frac{\partial v}{\partial x}) , \gamma_{xz}=\frac{1}{2}(\frac{\partial u}{\partial z}+\frac{\partial w}{\partial x}) , \gamma_{yz}=\frac{1}{2}(\frac{\partial v}{\partial z}+\frac{\partial w}{\partial y})
三、广义胡克定律,本构方程(在有限元法中的术语)
\varepsilon_{x}=\frac{1}{E}[\sigma_{x}-\mu(\sigma_{y}+\sigma_{z})]
\varepsilon_{y}=\frac{1}{E}[\sigma_{y}-\mu(\sigma_{x}+\sigma_{z})]
\varepsilon_{z}=\frac{1}{E}[\sigma_{z}-\mu(\sigma_{y}+\sigma_{x})]
\gamma_{yz}=\frac{1}{G}\tau_{yz}
\gamma_{zx}=\frac{1}{G}\tau_{zx}
\gamma_{xy}=\frac{1}{G}\tau_{xy}
式中:E是拉压弹性模量,G是切变弹性模量, \mu 是泊松比。且有关系 G=\frac{E}{2(1+\mu)}
平面应力状态(plane stress)
平面应力状态适合于薄平板结构,受
平行于平板方向的外力
作用,如下图所示。此时我们可以做出假设
Z
轴方向无应力。即
Z
轴方向应力为0
\sigma_{z}=0, \tau_{yz}=0, \tau_{xz}=0
此时薄平板只受到
X
,
Y
轴方向的应力作用。将上述应力条件代入到广义胡克定律中,得出平面应力状态下的本构方程(物理方程)
\varepsilon_{x}=\frac{1}{E}(\sigma_{x}-\mu\sigma_{y})
\varepsilon_{y}=\frac{1}{E}(\sigma_{y}-\mu\sigma_{x})
\gamma_{xy}=\frac{1}{G}\tau_{xy}=\frac{2(1+\mu)}{E}\tau_{xy}
平面应变状态(plane strain)
变形只发生于平面内,如下图所示的水坝,隧道或者等截面的梁。此时受
垂直于Z 轴方向的均布力
,假设
Z
轴方向无变形,即,
Z
轴方向应变为0
\varepsilon_{z}=\frac{\partial w}{\partial z}=0 , \gamma_{xz}=\frac{1}{2}(\frac{\partial u}{\partial z}+\frac{\partial w}{\partial x})=0 , \gamma_{yz}=\frac{1}{2}(\frac{\partial v}{\partial z}+\frac{\partial w}{\partial y})=0
此时变形只在
X
,
Y
轴方向发生。将上述应力条件代入到广义胡克定律中,有
\sigma_{z}=\mu(\sigma_{y}+\sigma_{x})
继而得出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本构方程
\varepsilon_{x}=\frac{1-\mu^{2}}{E}(\sigma_{x}-\frac{\mu}{1-\mu}\sigma_{y})
\varepsilon_{y}=\frac{1-\mu^{2}}{E}(\sigma_{y}-\frac{\mu}{1-\mu}\sigma_{x})
\gamma_{xy}=\frac{1}{G}\tau_{xy}=\frac{2(1+\mu)}{E}\tau_{xy}
总结
将本构方程转换成常见的表达方式
\left\{ \sigma \right\}=[D]\left\{ \varepsilon \right\}
平面应变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
参考资料
1.Theory of Elasticity -- Timoshenko.pdf1.
2.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人中之王
人中之王
当前离线
积分
0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2-9 16: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是的是的,感谢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洲
李洲
当前离线
积分
0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2-9 16: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面应变问题的主应力要怎么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软件开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